<strike id="ycngk"></strike>

<button id="ycngk"></button>
<option id="ycngk"></option>
<strike id="ycngk"></strike>

<strike id="ycngk"><dfn id="ycngk"><option id="ycngk"></option></dfn></strike>

<button id="ycngk"><xmp id="ycngk">

國學經典,每周一句01

(Date:2023-01-06)

屏幕截圖 2023-02-28 162316.png

01 子曰: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”

注釋

1、學:古人說學是覺、是學習模仿。人性皆善,而覺有先后,后覺的人學習模仿先覺的人的行為品德就叫做學,通過學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。凡誦讀練習都是學,今社會文化發展,文字使用興盛,后覺的人習效先覺的人,不能不誦讀先覺的人之著述。

2、時習:時時親身體會、實踐。如小鳥學飛,多遍反復學習。人之為學,當日復一日,時復一時,年復一年,反復不已,老而無倦。

3、說:同喜悅的悅,欣喜的意思。學能時時習之,所學漸熟,有得于己,心中喜說。就像學會了一樣新技能,品行提高,改過遷善等等,內心的喜悅便油然而生。

4、朋:同門曰朋,同志曰友;志同道合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。

5、樂:《孟子》曰:“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?!敝轿业娜俗赃h方來,相互切磋,教學相長,所以很快樂。

6、人不知而不慍:隨著學逐日長進,道日深遠,人不能知。就像雖然賢如顏回,也不能盡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,然孔子無慍焉。慍,怫郁,埋怨的意思。學以為己成仁,別人不知,我便自得其樂,何慍之有?

7、君子:君子,成德之名。學至此,可謂成德矣。


翻譯:孔子說:“學了知識和道理,并能時時實習和實踐,不也很愉悅嗎?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,相與切磋和講習,不也很快樂嗎?別人不了解我,我并不惱怒生氣,不也是君子應該有的修養嗎?”


屏幕截圖 2023-02-28 161855.png


賞析

孔門弟子三千,孔子之教重在學??鬃咏倘艘詫W,重在學為人之道。讀《論語》、學經典,當知反求諸己,時時將道理來反問自己的內心,便可以觀照自己的品德和所學的虛實深淺。如讀這句,如果不切實學而時習,怎么能知“不亦悅乎”的真義呢?


那我們到底是要學什么呢?孔子之學都由真修實踐來,孔門論學范圍雖廣,然必兼心地修養人格完成兩方面。學者誠能如此章所言,自始即可有逢源之妙,而終身率循,亦不能盡所蘊之深。


在此,百年華爾公眾號也將每周更新一句國學經典,秉承夫子學而時習之義,與各位讀者一起學習國學經典,啟迪人生智慧,涵養品德,修正行為。


屏幕截圖 2023-02-28 161840.png

上一篇:沒有了!

下一篇:二十四節氣之冬至

返回列表
日韩免费视频

<strike id="ycngk"></strike>

<button id="ycngk"></button>
<option id="ycngk"></option>
<strike id="ycngk"></strike>

<strike id="ycngk"><dfn id="ycngk"><option id="ycngk"></option></dfn></strike>

<button id="ycngk"><xmp id="ycngk">